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复制链接]

1#

“缪阿公走了。”

3月1日12时50分,医院呼吸内科病房里,一种无声的默契正在传递,得知消息的医护人员将视线望向了21床,默哀告别。

绵绵的阴雨在玻璃窗上留下印痕;涟涟的泪水在眼角喷涌而出。

病房里,缪阿增在家人的陪伴中,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沉沉地睡着。

只是,他的胸膛不再起伏,他的心脏不再跳动。

“我想把能捐的都捐了!”回想起缪阿增对自己说的这句话,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林玲哽咽了,她不愿意这一天来的这么早!

缪阿增是台州恩泽医疗(集团)中心首位遗体捐献者,医院眼科首位角膜捐献者。

他的角膜将被移植,为别人送去光明。

他的身体将被送往温州医科大学,为遭遇病痛的人带来更多的希望。

他告别了持续2年多的病痛,带着尊严离开,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后的温暖。

黄岩阿公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引起热议

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

缪阿增的做法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大家为他的奉献而感到敬佩,为他的意志而感到温暖。

命运开的玩笑

“阿公一路走好。”

14时30分,病房内一片寂静。

护士长毛玲红将一束鲜花放在了缪阿增的床头,轻声凝噎。

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对着缪阿增的遗体,深深鞠躬,向这位老者致以敬意。

“他对我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病人。”林玲至今还记得,缪阿增初诊时的一幕。

年12月,这个留着短发、书卷气十足的长者,因为淋巴结肿大找到了她。

那个冬天,医院呼吸内科林玲医生的医疗组经肺穿刺确诊为肺癌晚期,更不幸的是病理类型为低分化,伴有微乳头结构,是属于肺癌中容易转移恶性程度高的病理类型。

那年缪阿增58岁,再过两年,他就可以退休,颐养天年。

命运的玩笑,并没有击倒这位老兵。

与癌症抗争这两年来,缪阿增积极参与治疗,走了肿瘤病人能走的所有路。

传统的化疗、4种靶向药物治疗,他坚持到了目前最新的治疗手段“免疫治疗”问世。

他的乐观、坚忍和抗争也让林玲一度相信,这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不能带走这个常挂微笑、谦和温柔的长者。

可是,病魔并没有放过这个长者。

后期的免疫治疗,并没有抵挡病魔的侵蚀,缪阿增的病情急速恶化。

“能捐的都捐出去”

“近日,我的身体也很差,想住院一段时间,看来我的病也好不了了,我想把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给温州医科大学。”2月16日晚上9时53分,缪阿增给林玲发了一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