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方法 [复制链接]

1#

人体的核心部位指的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脊柱和髋关节的稳定性,在运动过程中帮助产生和传递能量,并从大关节传送到小关节。

核心肌群主要由腰、腹、骨盆、髋关节周围相关肌肉构成,核心稳定性是核心肌群对腰-腹-骨盆-髋结构活动的控制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良好的核心稳定性有利于孩子四肢运动的发育,根据小儿的运动发展规律,从近端到远端的发育,从中枢向末梢发育。如上肢的功能是先获得肩胛带的稳定性以后,手的精细动作才得以发育,下肢的功能是在取得髋关节的稳定性以后,足的运动才得以发育。

因此在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中,核心稳定性是儿童获得步行等大运动功能的基础,对对步行的稳定性及协调性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训练方法:

1、儿童俯卧于Bobath球上,训练者用胸腹部抵压住儿童下肢,双手托住其胸腹部,辅助并鼓励其主动抬头、挺胸、伸腰,以训练其腰部伸展力量。

2、儿童取站位,训练者坐于儿童后方,双手固定儿童大腿,鼓励诱导其弯腰起立,从而提高其腰大肌、竖脊肌等相关肌群的肌力。

3、儿童取仰卧位,训练者坐于儿童前方,双手拉握住儿童双手,鼓励并辅助儿童坐起,从而训练其腹部及髂腰肌等相关肌群的肌力。

4、儿童俯卧于滚桶之上,身体通过双足与双上肢支撑完成身体的充分伸展,以加强躯干的稳定性和自控能力。

5、儿童取站立位,通过球的控制引导儿童身体做出身体前倾,身体在倾斜的情况下保持伸展状态来达到躯干的控制。

成员介绍

解春龙,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临床组组长,曾两次外出进修学习儿童康复治疗技术和儿童康复临床诊疗,擅长脑损伤综合征、脑性瘫痪、全面性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常见儿童康复科相关疾病的诊治,负责开展门诊高危儿的筛查和管理工作。

团队介绍

科主任刘光磊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儿康科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针灸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沧州市康复医学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副主任

沧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儿童康复学组副组长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孤独症谱系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沧州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儿童运动发育障碍的评估与康复,小儿早期脑损伤及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

科主任杨瑞

主治医师,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康科主任

医院进修深造,师从国内知名专家朱登纳教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针灸学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常委。

擅长脑性瘫痪,脑损伤,脑炎后遗症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以及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

护士长左浩然

主管护师,儿童康复科护士长

中国残疾人协会心理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中级沙盘游戏治疗师

擅长儿童康复及护理,尤其是脑瘫、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

科室介绍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是河北省残联、沧州市残联康复救助机构。医院重点科室,专业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技术合作单位,医院技术合作单位,沧州市红十字会儿童康复基地,沧州市社会福利院儿童康复基地,沧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童康复实习基地。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备和训练工具并引进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和经验,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精准医学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形成了一套集传统医学手段与现代康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治疗体系。儿童康复科专业治疗脑瘫、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精神发育迟滞、脑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智力低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对于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所致脑损伤进行超早期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正常化率达85%。

儿童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以精湛的康复技术为孩子们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回归家庭,走向课堂,融入社会。

科室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