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国家将开展保护濒危民国时期文献工作
正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省(市)、自治区、较大城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上,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透露,国家明年将启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以抢救保护这些已处于濒危状态的民国时期珍贵资料,项目已获得国家财*支持。这是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的又一个全国性文献保护项目。
周和平说,借鉴古籍保护的机制及经验得失,国家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编制《民国文献总目》,完成一批民国时期文献书库的标准化建设,共建共享一批高质量的民国时期文献全文资源库,设立文献保护基地,建立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护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保护工作体系。
按照计划,自2012年起,国家将在全国范围选择第一批民国文献保护单位作为试点,以摸索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经验,为积极稳妥地在全国范围推进保护计划打好基础。试点单位采取省市馆申请、专家委员会推荐、相关机构审定的方式产生,优先考虑馆藏丰富、特色突出、馆藏文献价值高、基础工作较好的单位。
民国时期文献,指记录1911年至1949年期间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以及非正式出版的日记、传单乃至商业契约和票据等。
据介绍,民国时期书籍出版量飞速增长,留下了那个时期珍贵的历史资料。但不同于古籍保护,那时的期刊、书籍大多采用了西方工业用纸,酸化、脆化程度远远高于宣纸,民国时期文献已经普遍出现了老化或损毁现象,有的一触即碎,有的甚至已经碎成纸屑,再也无法使用。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