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子病历,谁在与你较量 [复制链接]

1#

工作人员在展示“智慧医护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移动生命体征采集系统、床头信息系统、移动护理查房车等多个子系统,实现了电子病历移动化。

这是一场创新与习惯之间的较量,一场机器与人之间的较量,一场技术与管理之间的较量……医院信息化、智能化逐渐深入,绩效考核、DRG收付费改革等的推进,电子病历系统面临的较量来自四面八方。不过,一场场较量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输赢,而在于深刻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01

无数个“一小步”

10月11日下午,中医院住院楼,冬日暖阳照进一楼大厅,刚刚结束当天第三场手术的医生吴岳等候在电梯口,白大褂里桃红色的手术服格外打眼,粉色碎花手术帽有些俏皮。

吴岳有个“爱好”——给电子病历提意见。有一次,他专门做了一个意见清单,用A4纸写满了五六页。

电梯上至11层,七八平方米的医生工作站里摆着6台电脑。吴岳选了正对门口的一台,插入UK,点击桌面上的医生工作站图标,进入属于个人的电子病历“世界”。浏览到“我的病人”模块时,光标停了下来。“‘我的病人’这个模块以前没有。”吴岳说。

7年前,吴岳还是住院医师,固定管几张床,但是电子病历系统里的病人却“不固定”。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科室所有的病人都在一起,要挨个找”。

如今,新增的“我的病人”模块让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吴岳表示,虽然这一改动在技术上没什么难度,然而正是这种小变化让电子病历系统更加符合医生工作流程,也正是无数个这样的“一小步”提升了医生的工作舒适度。

3年前,医生袁昕接到了一个任务:统计10医院做了多少冠脉旁路手术。很快,他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找出大部分的手术。但年的手术数量不符合常识。医生们想了想,那时候大家还用“搭桥”这个名称,于是把这个词输入系统再找,果然又找到了一些。隔了几天,袁昕发现,有医生特别严谨地写了教科书上的名称“冠脉旁路移植术”,输入这个名称后又找出来一批。正当袁昕和大家要松一口气的时候,袁昕的师弟翻阅病历看到,有的医生用的名称竟然是“架桥”,就这样,他们又找出来了一批……

袁昕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典型的底层数据字典不够标准规范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医生都会犯的错误。有的医生在写病历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应该把相应的内容写在哪儿。年电子病历结构化后,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有了。

医院现在是我国唯一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分级评价达到7医院,也是全国首家通过智慧服医院。从住院医生到院长,从统计病例、临床病例分析、病案总结再到临床结果评价研究……一路走过来,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深深地感受到了电子病历结构化对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说,电子病历是医疗质量监管和推进医疗质量安全运营的核心要素,医院由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以信息化为抓手,医院战略目标、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才能保证电子病历系统的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

基于这种思考,医院把自主研发信息系统作为“一把手”工程项目推进,坚持不懈地推进电子病历系统的结构化、智能化,构建了多个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模板、条临床路径、50余项医疗异常监控行为。最近,该院单月核查病案无差错率达到97.7%,实现重点病案首页无差错。“简单地说,就是把电子病历系统变成一个机器人系统,集成纠错,补充人为书写不完整的情况。”胡盛寿说。

年4月1日,原卫生部发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给出电子病历的官方定义: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在这之后,电子病历在全国迅速扩面,当年10月,原卫生部决定在22个省(区、市)开展电子病历试点。

在此之前的年年底,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先行一步,基本定型;年,数据趋向稳定。医院副院长赵韡说,正是因为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从年起,医院保存了优质的医疗数据。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数据的品质就定下来了”。

02

“扳手腕”这些年

年,医院重组信息中心,赵韡担任主任,医院与其签的责任状是“建设临床信息系统”。“那时,医院医院计费系统,没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