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许云峰上海医院
主讲内容:超声在新生儿肺脏疾病中的应用
时间:4月10日12:30
地点:云视讯远程授课
年4月10日12:30“中日超声在线”系列课程上海医院超声科主任许云峰教授讲座“超声在新生儿肺脏疾病中的应用”。
胎儿肺脏特点:胎儿肺脏从胎龄12周开始至36周,胎儿呼吸逐渐规则,是肺准备性发育内容之一。胎儿肺液,即使肺囊泡及肺泡腔保持扩张状态的液体,一般在产后4-8小时清除,对有效呼吸维持极为重要。若胎儿剖腹产、宫内窘迫症有羊水吸入,或新生儿窒息缺氧等,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液增多,可致湿肺。
新生儿肺脏特点:直径约um,肺内气道和肺泡均较成人少,肺脏弹性发育差。肺泡间隙较厚,易发生呼吸衰竭。肺液进入肺泡间隙致肺脏含水量大、肺周围、背部含水量大等特点,即产生肺超声影像。
新生儿肺脏超声检查方法:探头:频率9.0MHz以上的高频线阵探头;体味:可仰卧、侧卧或俯卧;检查方法:分成12个区域及左右肋下缘扫查,探头需与肋骨垂直(纵向)。
接下来,许教授介绍了胸膜线、肺滑、A-线、B-线、融合B-线、致密B-线与白肺、肺实变与肺搏动、碎片征、肺点、沙滩征与平流层征等新生儿超声常用术语和超声图像与疾病关系。
B-线、融合B-线与肺间质综合征(AIS)始于胸膜线并与之垂直、呈放射状发射至肺野深部的线性高回声。当任一扫描区域内有连续2个以上肋间隙存在融合B-线时成为AIS。如肺野内存在过于密集的B-线,则可能导致整个扫描区域内的肋骨声影几近消失,为致密B-线。如两侧肺脏的每个扫描区域均表现为致密B-线,则称为白肺。
肺实变在超声上呈“肝样变“,可伴有支气管充气征或支气管充液征,严重时在超声下可见动态支气管充气征。
碎片征当实变肺组织与充气肺组织分界不明确时,二者之间所形成的超声征象。
肺点,随着呼吸运动,在实时超声下所见肺滑存在与消失交替出现的分界点。是气胸的特异性征象。
沙滩征与平流层征在M型超声下,可见由胸膜线上方波浪线样的线性高回声与胸膜线下方由肺滑产生的均匀颗粒样点状回声共同形成的一种类似海滨沙滩样表现。
最后介绍了正常肺脏超声图像特点及常见肺脏疾病(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表现。正常图像呈低回声,胸膜线与A-线均呈清晰、光滑、规则的线性高回声,彼此等间距平行排列,由肺野浅部入深A-线回声逐渐减弱至消失(出生3-7天后或可有少数B-线)。
新生儿肺炎超声图像特征:1.实变区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肺滑动减弱或消失。2.可见B-线增多或呈AIS改变。3.胸腔积液。4.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或支气管充液征。
RDS超声图像特征:1.胸膜线异常与A-线消失。2.非实变区呈AIS样改变。3.双肺点:在轻度RDS急性期或重度RDS恢复期可有双肺点。4.胸腔积液。5.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
在一些先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肺超声检查成为肺部疾病的首选诊断手段,但不能完全替代X、CT进行肺部疾病的诊断。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