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公立医院试水医养结合现孤岛现象
TUhjnbcbe - 2024/10/25 17:29:00
斑蝥酊斑秃 https://m.39.net/pf/a_4344161.html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重庆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全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尽管成立5年来,全国各地慕医院、养老院络绎不绝,但时至今日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仍然是全国唯一一个试水医医院。医院反映,政策壁垒、盈利导向及医养结合本身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让医院对参与医养结合望而却步,亟待国家拆除政策壁垒、医院参与到医养结合中来。

试水五年仍是“孤岛”

年建成投运的重庆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地处重庆璧山区,占地亩,现有医疗床位余张,多名护理工作人员,布局有护养区、护理院和慢病区三个板块,另外还配套一所护理职业学院,招收有多名养老护理等专业的学生。

“青杠护医院建养老院医疗保障能力强的优势,一建成就成为医养结合行业的样板。”中心负责人邓庆说,青杠中心与重庆医院实现了医疗资源充分对接,不仅中心内标准药房、放射室等医疗设施一应俱全,还开设神经内科和康复科两个专门科室,配备了专职全科医生。更吸引人的是,医院开通了医疗绿色通道,医院专家每周来中心开展一次大型医疗护理查房,老人一旦发生急症,可医院本部,第一时间接受专业的医疗救治。

因为提供了别的养老机构无法企及的医疗服务,青杠中心的收费虽然在每月元以上,但床位长期供不应求,许多来入住的老人都需要排队。邓庆说,因为运转良好,又符合国家发展医养结合的要求,因此青杠中心成立5年来,全国医院、养老院络绎不绝。“最火的时候,我们一天要接待五六拨来学习考察的队伍,中心甚至安排专人负责接待考察。”邓庆说。

然而虽然学习考察的多,医院学完后却没有一家效仿青杠中心的,成立5年来,青杠中心仍然是全国唯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医院参与医养结合领域的“孤岛”。

政策壁垒和盈利导向导致“孤岛现象”

医院相关负责人认为,政策壁垒、盈利导向和医养结合自身缺乏行业标准是导致“孤岛现象”出现的三大主要原因。

医院党委书记王守富说,中医养生在发展养老机构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当青杠中心建成后,医院一度派人积极学习“取经”,并与所在地重庆市江北区政府达成了协议,计划由江北区投入资金、划拨土地,医院以医疗技术和管理入股,在重庆铁山坪新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但相关计划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后却被拖延否决。医院分析认为,政策壁垒是主要原因。

医养结合“重医”还是“重养”等自身定位不清带来政策执行难。王守富说,医院由卫生部门主管,养老主要由民政主管。医养结合是新鲜事物,在具体执行中,受部门利益、政策难协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医院参与医养结合面临的政策壁垒很多。比如,医院看病能使用医保,医院参与的养老机构却不能使用;民办养老院可以享受床位等民政补贴,医院却很难享受等。医院医院转型,院长廖肇州说,这种医院办养老院名不正言不顺。医院成立养老机构需要去民政部门办户头、批资质,还要通过编办等部门协商,手续复杂,难度比私人兴办养老院大得多。

盈利导向也抑制了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廖肇州说,相对于看病开药、做检查等,医院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投资大、风险大、收益小,对大型医院吸引力严重不足。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一个病人平均住院周期在7到8天,一张床位每月可住4个病人,大医院每个病人平均入院花费2万元左右,一张床位年平均收入近百万元。但如果改成办养老院,同样这个床位一年只能住一个人,就算以青杠高标准的每月元计费,收入也不到10万元,相差10倍。

医养结合行医院望而却步。邓庆说,比如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的服务标准是多少?会不会过度医疗?收费标准如何确定?如何评价医养结合的服务成效?这些都没有行业统一的标准,因此往往造成老人在院发生意外后的纠纷甚至是涉稳事件,因此行业风险大。

进一步明确定位破除政策壁垒

医院的专家认为,进一步明确医养结合中医院的身份定位,打破部门条块管理界限是激发更多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热情最迫切的需要。其次,应更多放宽政策医院参与发展医养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将国家支持医养结合的政策做实做细。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打破行业界限,明确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身份定位,鼓励医院和私营养老院合作。王守富说,建议由地方政府统筹医疗、民政、社保等相关单位,这样才能打破行业界限理顺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机制。明确医院代表国资参与投资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身份定位,打消具体操作中一些部门、医院与私营企业合资办养老机构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

二是更多医院参与发展医养结合。廖肇州说,我国医疗资源结构性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医院往往人满为患,而二级、医院却普遍存在医疗资源闲置的问题。以他所在医院为例,院本部现开放床位张,全年平均使用率只有约85%,另外还有多平方米旧病房闲置,发展医养结合完全有空间。他建议,国家应该出台医院利用闲置资源参与医养结合,这样既能盘活资源,又能满足群众对医养结合的需要。

三是进一步分地区推进医养结合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邓庆说,由于地区医疗资源差异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群众对医养结合的需求都有较大差异,建议国家分地区探索推进医养结合行业标准。最迫切的是有关医养结合中医疗资源合理规范使用的标准、规范化养老服务的标准以及相应的服务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行业良性发展的环境。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立医院试水医养结合现孤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