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入院制度
导语:根据《医院评审标准(年版)》第三部分第八十条规定,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相关制度与流程。加强转科、转院患者的交接管理。杏林职苑编制的《入院制度》既有患者入院通则,又区分急诊患者、危重症患者、日间手术患者、普通患者和外院转入患者等不同类型患者制定相应入院标准和服务规范,同时兼顾平均住院日控制目标,是一医院管理需求的“与时俱进”的制度范本,医院医务管理部门参考。
目录
一、总则
1.目的
2.定义
3.适用范围
二、部门职责及工作要求
1.职能部门
2.临床科室(病区)
3.住院处
4.急诊科
三、患者入院通则
四、各类患者入院标准
1.急诊患者
2.危重症患者
3.日间手术患者
4.普通患者
5.外院转入患者
五、急诊患者入院程序
六、制度监管
七、附则
附件1:入院流程图
附件2:急诊病情分级标准
一、总则
1.目的
规范医务人员入院服务行为,建立患者入院及床位统筹调配机制,保证符合入院标准的各类患者均可及时、有序、安全入院。
2.定义
日间手术:是指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计划性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并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不包括门诊手术。
3.适用范围
全院。
二、部门职责及工作要求
1.职能部门
医务部:负责制订入院制度及流程;审核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范围及各种疾病收入住院治疗的标准;监测、调控各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指导、协调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指导、医院患者快捷转入相关工作;突发事件批量患者入院现场指挥、协调工作。
护理部:负责组织开展患者入院优质护理工作;加强护士接待入院患者安置、宣教、评估等重点环节管理;负责批量患者入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门诊办/总值班:负责“三无”患者、急救患者(暂无陪护人员)等特殊情况入院审批签字;突发事件批量患者入院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信息科: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转,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病区床位信息(空床信息、3日内出院计划等)实时推送到门、急诊医师工作站和急诊科护理工作站。
2.临床科室(病区)
各病区严格按照诊疗范围和收治标准收治住院患者;各病区每日预留1-2张急诊床位;管床医师应提前1-3天做好住院患者出院计划,以便门诊医师制定平诊预约住院患者入住计划。
3.住院处
负责患者入院手续办理及住院预缴费用收取;“三无”患者、急救患者等特殊患者暂时无法缴纳住院预缴费用的,凭门诊办/总值班(非行政部门工作时间)签字的《住院通知单》办理入院手续。
4.急诊科
负责危重症患者入院护送工作,并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负责“三无”患者、急救患者等特殊患者暂时无法缴纳住院预缴费用的,及时报告门诊办/总值班(非行政部门工作时间),落实审批签字手续(紧急情况下先护送患者到病区或手术室抢救,后履行报告、审批签字手续及代办入院手续)。
三、患者入院通则
1.医院在诊疗科目范围内收治住院患者。根据各科室人员配备、医疗设施及服务能力,确定科室开放床位及可收治患者数量,保证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能够尽快入院治疗。床位统筹调配原则:急诊优先,危重症确保,预约主导。
2.开具《住院通知单》(或《电子住院通知单》,下同)的医师应是注册地点在本院的具有合法有效的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师,或者获得本院授权的进修医师。
3.门、急诊医师应随时查询、掌握相关病区空余床位及近日患者出院计划等情况,在本人执业范围内开具《住院通知单》,并按照拟诊主要疾病收治到诊疗科目涵盖该疾病的相应病区。
4.当医院床位使用率过高,医院有效运转和医疗质量时,医院根据情况对部分患者实行优先收住或限制收住。
5.在患者入院前,需有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提示的各类辅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患者除外)。
本专栏《诊疗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工作指引》涵盖医院评审迎检必备文案,欢迎将本专栏加入书架收藏。点击文末“所属专栏”右下角“立即购买”购买本专栏后,即可阅读本文及专栏其他文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