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京颐科技智慧病房建设方案与行业实践分享丨
TUhjnbcbe - 2025/5/15 18:49:00

月24日-26日,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指导下,由医院物联网分会、《医院管理》杂志社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医院物联医院物联网产品展览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大会以“新基建,新医院”为主题,采用主论坛、专业论坛、圆桌论坛等多样化交流形式,共同展望“新基建、新医院”的新未来。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医学装备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信司建设装备处处长曲怡然、安徽省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副处长陈鹏等领导致辞。在智慧护理分论坛上,京颐科技智慧病房事业部总经理李晓涛向各位参会嘉宾分享了京颐智慧病房建设经验。

医护患一体化

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念就是“床旁医疗与服务”,京颐科技智慧病房解决方案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为每张病床安装一台智能床旁屏,使其成为医生查房、护理作业、患者服务的医疗数字化服务平台与入口,实现从”系统集成”到“场景应用”的变革。

李晓涛向参加嘉宾介绍了智慧病房的三大核心应用场景——

1.医生查房:医生通过智能床旁屏随时调阅患者60视图,无需在查房、巡视过程中携带大量纸质资料。

2.护理作业:护士通过智能床旁屏可以完成护理评估、床边信息采集录入等,还可以配合物联网扫描枪,完成医嘱执行、生化标本床旁采集等扫码核对。相比于传统移动护理系统,智能床旁屏避免了传统手持PDA屏幕显示内容少、网络不稳定、待机时间短等不足。

.患者服务:患者通过智能床旁屏,可以视频呼叫、健康宣教、费用查询、缴费、参与治疗、娱乐、其他生活服务等。此外,床旁屏具备开放生态的能力,扩展各类患者端应用。

10in1,应用丰富可拓展

京颐智慧病房以床旁智能交互系统为核心入口构建物联网平台,床旁智能交互系统内置丰富可扩展的物联网模块,每个智能平板都是一个物联网网关,凭借开放平台特性及物联网技术的传输和感知,可以外接一定的软件和硬件,扩展床旁护理、床旁查房、智慧大屏交互系统、输液动态监测、智能床头呼叫、智能体征采集、婴儿安全管理等系列应用。

医院只需部署一套智慧病房信息系统,医院原有的10余项软硬件业务系统,实现集中化管理、平台化服务。

便捷对接,一站式信息服务

据李晓涛介绍,京颐智慧病房支持床旁查房/护理新模式,通过对接床旁护士站系统,配合首创的物联网扫描枪,替代PDA,实现从移动护理到床旁护理的转变;对接床旁查房系统,医生无需在巡视过程中携带大量资料,即可在床旁调阅医嘱、检查检验报告等患者信息;对接患者呼叫系统,支持床头屏物理按键呼叫,屏幕触摸呼叫;对接输液监测系统,输液动态按照病房床位可视化,输液管理、呼叫和报警一目了然;对接智能体征采集系统,通过智能设备自动采集上传体征数据,实时的体征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床旁智能交互终端。患者可于终端上查看自己的体温信息,同时数据也会实时传至护士站交互大屏,供医护人员及时查看。

此外,通过智能设备自动采集体征数据,对接评估结果,建立MEWS风险预警体系;对接护士站大屏交互系统智能看板,展示病区所有隔离患者的动态信息、护理执行任务、重要事项提醒,以及交排班等各类细项,避免频繁出入病房,替代传统人工手抄以及记忆的陈旧方式……

作为虚拟护士,患者住院全程陪伴

床旁智能平板作为虚拟护士,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贴心陪伴患者,她提供了丰富的患者使用场景,通过智能消息提醒、全病程管理、精准健康宣教、院内科室导航、视音频对讲等功能使患者获得更为精准、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同时配合可扩展软硬件平台,可以在原设备上接入更多的软硬件以扩展系统业务功能,包括不限于床旁点餐、支付、人脸识别定位、可穿戴设备等,使得优质服务触手可及。

为什么选择京颐智慧病房?

李晓涛介绍,京颐智慧病房技术先进,拥有几十项专利,特有物联网自组网技术,功耗极低,产品完善、成功案例多,已成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客户的选择,其中TOP的医院超过0家,TOP20的医院中,有12家是京颐智慧病房的客户。此外,京颐智慧病房产品与飞利浦商显深度战略合作,由飞利浦工厂生产的硬件产品,品质高、供货、售后可靠有保障,并与专注于医疗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信尚安物联合作,打造行业极具竞争力的智慧病房产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颐科技智慧病房建设方案与行业实践分享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