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的扶贫故事在赫章帮扶的经历将是我人
TUhjnbcbe - 2025/5/16 23:28:00

我叫黄娴,是广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主管护师。

我先后在珠江、医院工作,来到贵州工作可是生平头一遭。今年3月,我从广州番禺来到毕节赫章,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番禺和赫章相隔多公里,但最远的不是距离,而是技术、管理等相关经验。医院后,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水平,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我每周四下午都要组织手术室开展“每周小课堂”的业务学习。以学促进医护人员的进步,就算我帮扶结束了,也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造福当地群众。

同时,我还根据专科需求、行业动态及规范制定了培训计划,通过PPT、操作演示、视频、工作坊等多种形式,讲解专业知识,并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大家相互交流和分享,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手术室每个月开展一次专科护理查房,提前2至3天给科室人员布置学习任务,课堂上用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大家畅所欲言并及时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吸取经验提高业务能力。

“黄老师,你真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手术室工作,你渊博的知识、热忱的态度,为科室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都要好好向您学习。”一位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我说,我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他们,我觉得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其实教学相长,我在课堂中也学到了不少。希望帮扶任务结束后“每周小课堂”能继续下去,建议护士长给大家分配授课任务,所有人都是授课者,也都是学习者。

随着外科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先进医疗设备器材的更新换代,我也在不断拓展手术室护理工作内涵,手术室护理专科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我的帮扶,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梳理,对相关操作进行练习,整体业务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专业技能与服务意识,大家互学互鉴,掀起了浓厚的比、学、敢、超学习氛围。

8月底,我的帮扶期就结束了,但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我将铭记医院工作的这段日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整理

编辑徐涛

编审尹长东李玲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扶贫故事在赫章帮扶的经历将是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