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你是否也在遭遇职业生涯中的“倦怠感”吗?要随遇而安还是走出舒适圈,你如何选择?
今年是我护士生涯的第十八年,父母健在,家庭和睦,一切祥和却又平淡。
十八年的护理生涯,从最初的激情澎湃,到如今的波澜不惊,我承认在职业生涯里出现了“倦怠感”。时常想,我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相同或者相似的护理工作吗?其实仔细想想也不然。
很多人会将年龄作为限定自己前行的障碍,一到要学习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时,就说“哎呀,年纪大了我不会!”我认为,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不要给自己贴上年龄的标签,只要敢在工作中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总会找到自己的亮点,展现不一样的风采,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时光荏苒,一晃就就到了中年,工作中吃过很多苦,来回在病房奔走也有好多个“长征路”,熬过了无数漫漫长夜。自以为工作经验足够丰富,护理技术日趋成熟,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能从容不迫,面对不同患者及家属都能坦然应对,在科室里已是一名高年资的主管护师,与同事们都能和平共处。
随着年岁增长,体力、精力已大不如前,血液里流淌的激情日渐消退,慢慢地,我逐渐开始享受安逸带给我的满足感。然而,当我拿起年终绩效表的时候,心里总是百般滋味,感慨万千!
年终绩效表是考核全年综合表现的标准,一年下来,工作究竟做了多少,做得有多好,口说无凭,绩效表的上分数会说明,它决定你能胜任的护理岗位。虽说只是分数的考量,但是客观上总结了上一年的工作,也给来年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但是我对工作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很多时候,不停问自己,我一直很努力地工作,可是最后的分数却不能脱颖而出,是为什么呢?怎么样才可以做的更好呢?经过护士长谆谆教诲后,才恍然大悟。是时候“吾日三省吾身”了。
在这个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创新的时代,如今的护士早已经不是那个只懂打针发药、量体温、测血压、重复护理操作的时候了,护理学科需要进步,需要更好地护理患者,我们仅仅做好本职工作,杜绝护理差错是远远不够的。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坚守本职工作每一天,都会有上升的空间。我们要紧跟着护理学科发展的步伐,懂临床、会创新、重科研才能全面发展、全面地服务于患者。
首先,高质量地完成岗位护理工作、完成病房责任护士的工作量、履行各岗位要求的夜班数、无患者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等都是最基本的。能够主持或参与护理查房,参与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次数和分数均要达标,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使自己保持头脑清晰。努力提升学历,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灵魂有多美,你的生命就有多美。
其次,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者,每年至少发表一篇正刊论文,当然,核心期刊更好,多多益善。积极参与课题的撰写,有专利发明更是锦上添花。可以积极参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