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4日,医院在集团年度评选中荣获“医疗行业认证示范单位奖”,这是对医院过去十二年建设成果及参与国家行业评价获得圆满成功的肯定与认可,医院医疗管理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自建院以来,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医院秉承“以质量促发展”的原则,以星级医疗机构评建为抓手,从核心制度落实、人才引进、学术科研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形成了全员共参与、全院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医疗管理体系,推动医疗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争优创星,荣获国家行业评价3A五星级医疗机构
在医疗行业,国家行业评价是行业协会为实现行业规范化管理,医院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参与国家行业评价对于非公医疗机构而言是一次无价的学习机会,医院医疗管理水平的一个契机。
年9月,医院作为江西省首家正式参评的医疗机构,参与了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在全国开展的机构信用与服务能力评价,经协会评价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评定医院为国家行业信用评价AAA级单位、能力评价五星级单位。
在此次迎评工作准备过程中,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员工凝心聚力,遵循协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对照标准查找问题并积极整改,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确保迎评工作顺利进行。
迎评前期,医院先后多次召开全院及中层管理干部动员大会,让全院职工认识到国家行业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作出阶段性的工作部署。期间,医院还组织召开了创建“国家行业评价”工作小组会,组建“国家行业评价”筹备群,安排部署工作,明确创建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同时,医院严格按照“国家行业评价”考核指标,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创建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并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考核标准,对全院开展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约8次,科室自查自纠6次。评审中,医院员工积极配合、主动应答、坦诚沟通,并在专家组现场评审时沉着全面地回答了专家们的提问,给领导及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次评价,医院发现了亮点,查找了不足,医院精细化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服务流程改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见贤思齐,高标准抓落实严把医疗质量关
医疗质量是医疗管理的灵魂,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医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向国家行业标杆看齐,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标准,狠抓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在医院,形成了以杨海军院长领衔的责任主体,负责对全院各项工作进行统领,而以医务科、护理部和中层干部为主的实施主体,则负责对各部门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把关。
围绕医疗质量,医院上下认真抓好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分级护理、术前讨论查对制度、手术分级准入、抗生素应用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等制度的落实,注重问责与KPI考核、应急预案管理与危机值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加强院感培训,重视手卫生依从性等。同时,医院还建立了专题会议制度、督查问责制度、通报点评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分工协作制度“五大”管理推进制度,通过管理责任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的建立健全,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必达标”的管理保障体系。
在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下,连续三年来,医院业务量以30%的比例稳健递增,无一例院内感染、行政处罚及死亡病例发生,患者满意率达到99.2%以上,投诉处理满意率达91%以上。
双管齐下,人才与学术科研共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医院坚持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自年启动“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发展战略以来,医院共引进硕士8人,主任医师4人,硕导2人,副主任医师5名,成立了“江西省眼科名医工作室”,汇聚来自全国的名医专家坐诊,为院内年轻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学习带教机会,更为患者能及时就诊提供了便利。同时为推进江西省眼科建设,积极发挥地市眼科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优秀眼科人才专业成长,促进高素质骨干医疗队伍建设,医院在年组建了普瑞眼科江西专家库,28位省内眼科名医进行了首批签约入驻。
为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学术水平,医院自上而下重视学术科研建设。院领导明确提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每年完成1篇国家级论文;重点学科带头人须完成一项科研招标任务;正高及硕士以上学科带头人须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要求,年至今,医院共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活动)9次,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活动30余人次。
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医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来,医院将继续推进与巩固创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聚焦问题与短板,推动创星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举措、更扎实细致的作风,推动自身持续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社会办医机构,在“精”上发力、“优”上动脑、“特”上显色,以做精品一流医疗机构的气魄,紧跟国家医疗事业发展步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编辑:刘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