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30日,腊八刚过,这个冬天已经临近尾声,春天的气息渐渐浓烈起来。对于患者杨女士来说也像是经历了一场寒冬,将要迎来春暖花开。
杨女士这天在曲靖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重症医学科生孩子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太寻常,一般情况生孩子都是在产房或者手术室,是的,真正的不寻常在于她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杨女士是来自会泽县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产妇,身处偏远山区,家庭的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几亩山地,因为气候干冷农作物主要是经济价值很低的洋芋、苦荞和玉米,去年老母亲因病住院花了四万多块钱,对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年5月她又怀上了一个孩子,这份上天送来的礼物让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她小心的呵护着肚子里的小生命。家离当地的小镇很远,每次孕检都要颠簸3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1月25日当她再次来到镇中心卫生院孕检时,报告显示她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在减少,因为病情严重转诊到县妇幼保健院治疗。限于当地的治疗条件,县妇幼保健院马上将她转诊到了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因为严重贫血她已出现头晕的症状,被直接送入了曲靖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身孕八个多月,胎儿还不足月,膨隆的腹部看起来比实际孕周小一些。全血细胞下降,初步考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前一天相比,血液分析三项主要指标又下降了1/3左右,任何一个指标再出现下降对她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血红蛋白为全身器官运输必须的氧气,现在必须紧急输血,否则可能出现胎儿缺氧,她自身也可能出现脑缺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障碍等情况。白细胞的降低使得她的机体抵抗力极度减弱,随时可能发生致命性的感染。血小板的减少又让她面临产后大出血的可能,甚至会出现自发性颅内出血和胃出血,一个个冰冷的化验结果像是催命符横亘在她生命前行的方向,她目前的状况需要尽快将孩子分娩出来。
患者病情危重,重症医学科马上申请会诊,医院领导。院*委书记、院长余雄武在第一时间指示必须全力抢救,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医院迅速成立多学科医疗抢救团队,重症医学科、产二科、产房、输血科、医务科及儿科一同进行会诊,经过反复论证,决定让她在重症医学科实施分娩。只有重症医学科的严密监护和抢救做支持才能让分娩过程更顺利。分娩前必须输血纠正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输血科与血站联系后红细胞很快就送达重症医学科进行输注,还急需血小板!院领导迅速与血站协调,血站紧急组织献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血小板终于送抵重症医学科。
一切准备就绪,重症医学科、产二科、产房、儿科医护人员到位,对患者用药后实施缓慢诱导分娩。分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守候了8个多小时,孩子终于顺利娩出,随着小生命“哇”的一声啼哭,在场的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了会心的微笑。孩子的妈妈有些虚弱,但是关切的眼神却没有离开孩子一秒,同时还不忘向医务人员连声致谢。新生儿因为早产,加之发育迟缓,娩出后面色有些青紫,明显有缺氧的表现,经儿科医生评估需要转儿科进一步治疗。
在与孩子父亲沟通孩子情况时,他面露难色,艰难的从嘴里说出了几个字:实在没钱了。在入院的当天晚上,他带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ICU门口的椅子上度过。冬季的夜晚异常寒冷,护士怕他和孩子着凉,给他们盖上了一床被子。
安顿好孩子,母亲又出现了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状况:产后大流血。宫缩剂、止血药、冷沉淀、血浆,药物治疗的效果都不好。情况紧急,产二科张主任果断采取宫腔放置球囊,这样可以直接压迫胎盘剥离面起到止血的作用,球囊放置到位,出血渐渐减少,又观察了十多个小时,加上其他药物治疗,再次复查,血液分析的几项指标已经略有上升。经过两天多的日夜坚守终于换来了应有的回报,所有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也放下了悬在心里的石头。
经过全院上下的通力合作,母婴安全。通过健康扶贫、大病医保等一系列惠民*策的实施,解决了患者的费用问题,让贫困建档立卡人员真正享受到了国家健康扶贫*策带来的实惠。近日来整个南方又被一股寒流袭击,多年不下雪的曲靖城也飘起了一点小雪花,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爱的阳光正温暖着这个寒冬。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