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出生体重仅仅两斤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在经过31天的临床看护之后,成功存活。
大家认为无望的这名患儿早产时还并伴有重度窒息,经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日夜监护,婴儿经历了呼吸关、感染关和喂养关三大难关,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正常,出院时体重增长到了1.75kg。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在经过适当的医疗监护之后,有三分之二的早产儿可以生存下来。
但每一个早产儿家庭而言,没有“三分之二”,只有1和0的区别。
我的同事小杨,就是一位早产儿妈妈。
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就早产了。早产70天,宝宝出生时才三斤。在医院保温箱待了40天,普通病房里也住了半个多月。
后来她谈及这件事,说道:“住保温箱那段时间我一直提心吊胆的,幸好自己撑下来了。
宝宝状况还算好,并发症比较少,医生护理的也挺好。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喂养。
刚转到普通病房那会儿,拿奶瓶喂40ml的奶,最长的时候要喂一个小时。而且宝宝吃奶的时候氧饱和不稳定。缺氧严重时口周旁边都是青紫色的、呼吸暂停,每一次喂奶都很揪心。
在医院两个多月,终于可以回家了。现在宝宝矫正月龄7个月,医院复查,听到医生说,发育指标都正常着,我就很开心了。
宝宝出生俩月花了有小十万吧,没具体算,日常的奶粉尿布花费挺杂的。光是出院结算时清单明细就7万。不管花多少,宝宝现在健康,我就觉得值。”
亲友家两年前生的双胞胎,也是早产。
“产检查出来是双胞胎那会儿,我其实就有准备了,估计不会足月生。就是没想到这么早,31周就生了,两个都三斤多点。刚生出来就进NICU了。下午入院的时候我去交了三万,生完后医生说孩子状态不好,让我去再补两万,媳妇在病房一直哭。
孩子在NICU,我们什么都看不到。第三天医生让我签病危通知书,真的没想到,我有一天需要签这玩意。媳妇还什么都不知道,我安慰她说孩子好着呢。
没两天,医生找我说小的脑部发育有问题,可能会有后遗症,我真的要崩溃了。不敢给谁说,医院楼道里嚎。
那会儿已经花了成十万了,孩子还在NICU里没出来,后续治疗还得继续花。都有人劝我放弃小的,我舍不得,一个都舍不得,医院了,想着能治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哥俩都坚持下来了。
现在两年了,只要提起当初那两份病危通知书,媳妇都要掉眼泪,好在俩孩子都还算健康。”
中国每年约有万早产儿出生,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身边的早产儿故事早已屡见不鲜。
早产儿不论是在临床护理,还是家庭护理中,都需要花费比足月儿更多的精力。除却精力,高昂的治疗费用,也是很多早产儿存活路上的阻碍,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能力让早产儿宝宝活下来。
在医院里,有些早产儿出生后,就被遗弃,或者因为无法缴纳治疗费而被放弃治疗。每一次,看到这些早早失去了父母的疼爱、无法在原生家庭长大、甚至无法好好活下去的宝宝,我都心疼不已。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有了帮助他们的机会。
帮宝适联合腾讯99公益发起早产微宝贝紧急救助项目,帮助更多早产儿。
我呼吁大家一起支持,你的一点点爱心,就能给这些早产宝贝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我已经加入捐赠,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