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第一天,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医院护理部主任江智霞的手机响了。
电话里传出的,是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主战场--医院的集结号。
中午接到任务,简单收拾行装,下午便抵达一线。吃了一份盒饭,江智霞第一时间进入病区。
“实地考察环境,面对面与患者沟通。才能更好地完成*和国家交给我的任务。”
此时,医院老院区忙碌地收治着患者、新病区在加班加点建设,一批一批护理人员从全省各地奔赴将*山,驰援抗疫一线。
作为一个有着19年*龄,35年护龄的三级教授、主任护师,贵州省教学名师、省管专家,江智霞的任务,是作为领头人,带领来自贵州省68家医疗机构的名护理战士,组成医院抗击新冠肺炎强有力的护理团队。
此时,全省的抗疫阻击战正值紧要关头。“我们要通过对护士的有效调配,发挥防线的最大作用。”
护理部团队
通过考察和总结前期在遵义医科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江智霞发现,危重症专业的护士在救治过程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她的调配下,将*山护理团队迅速建立了以危重症、呼吸和感染科护理人员为主的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其中,重症病区护士必须保证有重症护理经历,而普通病区则是由重症科护士与其他专科护士搭配,实现“老中青”、“男女”、职称、“医院”、“抽调人员和公卫中心”等综合搭配。
“通过人员的合理调配,最终达到让每个班次的护理效果同质化,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变化迅速,常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手段复杂,护理工作难度大,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
江智霞与院领导一起讨论负压病房建设
江智霞利用晚上的时间,带领护理部人员根据国家队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的更新,制定医院《护理管理手册》:护理行*管理制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护理风险应急预案、病区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新型冠状病*肺炎……等共六章63条,将医院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文护理应用到将*山的护理管理中。
医院《护理管理手册》为来自全省各地的护理人员迅速开展各项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引。“医院的护理人员来到将*山医疗,都可以根据手册迅速展开工作。”
“实际上,《手册》是不停更新的,我们根据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补充、调整。”
在一次远程护理查房中,江智霞发现,核酸标本采集是由当班护理人员完成,由于人员不固定,操作难度大,存在标本采集质量不可控制的因素,有可能影响临床诊断。
江智霞立即组织护理相关人员讨论,达成共识,从隔离病区抽调4名护士专人负责核酸标本的采集。经由贵州省疾控中心负责专项培训上岗后,医院驻点专家对江智霞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江主任,你的队伍真棒,核酸标本采集质量非常高!”
江智霞与病友*小组组长讨论活动方案
“治疗用的是药,护理用的是心。”江智霞从进驻医院一开始,便提出护理要“人文与技术并重,关爱与救治同行”。
患上新冠肺炎这种未知的疾病,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入院期间都有恐惧、焦虑、甚至抑郁、失眠,特别是核酸检测前后,加之远离家人的隔离,又加重了他们的心防。
江智霞提出,患者入院后要首先进行心理测试,并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24小时对患者的心理
“前线的护士,是最接近患者的人,也是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信心的关键。”
很多时候,江智霞会亲自与患者沟通。有患者害怕抽血,更担心化验结果不理想,她便提前介入,耐心说明,让患者放心,无论检验结果如何,医疗团队都有对策。
医院,对治疗过程产生不信任,她耐心疏导,站在患者的角度多次宽慰,舍身处境地位患者解决困难,终于赢得患者的理解。
有患者向她求助,医院治疗,焦虑、着急、害怕。医院询问,医院将其丈夫找到,并通过“小鱼易连”远程视频使离散的夫妻“重逢”。
“虽然身穿隔离服,但当我们面对患者,就会本能地视他们像亲人一样。”
江智霞与多部门协作进行新病房启用前的检查
江智霞为患者买来沙包、球拍,跳绳,要求患者每天至少晒两次太阳。在医院临时*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临时病友*小组,江智霞作为医护临时*支部书记多次与病友*小组组长沟通,指导病友*小组开展“四悦”主题*日活动,“悦健康、悦心理、悦知识、悦公益”,促进患者以积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实现了医护患团结、和谐抗击疫情的美好景象。
说起这些,江智霞的话语间透出欣慰与高兴。
现在,江智霞在医院已经连续驻扎近两个多月的时间。白天在指挥部和监控中心对临床护理进行指导,夜晚在办公室做工作流程优化与总结,在进驻的前20天,她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甚至二十个小时,“现在好多了,至少每天都能在晚上10点前下班。”她轻松地笑着说。
“她身先士卒,和护理人员一起从白天干到深夜;她倾其所有,把先进的理念、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在将*山护理部副主任、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护理部主任燕继红眼中,一起并肩作战的江智霞是管理者,也是长者、老师,“有她在,我们团队就有了凝聚力。”
“她严于律己,不惧不退,无私无畏、默默奉献。”遵医院副主任护师秦桂英说,距离越近,越是能感受到她的平和,淡定,她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带着有温度的微笑。
年3月16日贵州“清零”,江智霞送最后一位患者出院
3月16日,江智霞微笑着将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送出院,医院患者清零。在救治新冠肺炎的49天,医院共收治患者例,实现护理零投诉、零差错、零感染。成功建立了公共卫生突发传医院贵州护理模式。
“护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眼神中的关怀和鼓励。”
“确诊之后的担忧在医护人员来查房的时候得到了解除,和他们沟通,能感受到他们面对这份职业的从容与鉴定,感谢他们。”
江智霞与驻点专家及护理部老师一起接患者送来的锦旗
患者为医护团队送来锦旗3幅,感谢信30封。字里行间,透露出守望相助的浓浓情意。
“护行於仁,理知于爱”,在将*山,护理工作者们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生动地诠释和弘扬着南丁格尔精神,他们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庞博
编辑刘添元
编审肖慧